十年磨一劍,今朝試鋒芒。高考臨近,多地卻迎來高溫預警,氣溫直逼 35℃+。高溫不僅讓人身體不適,更可能影響考生在考場上的發揮。別擔心,這份專為高考生定制的防暑指南,從考前準備、考場應對到中暑識別與處理,再到家長后勤保障,全方位為考生的狀態保駕護航。家長和考生們,趕緊看過來!
一、考前準備:從容應對,防患未然
(一)穿衣有講究
選擇淺色、寬松、透氣的純棉衣物,這類衣物能更好地反射陽光,透氣性能佳,讓考生在炎熱的天氣中保持舒適。若考場空調溫度較低,記得攜帶一件薄外套,避免著涼影響考試狀態。
(二)路線規劃要提前
提前踩點考場,規劃好前往考場的路線,盡量選擇陰涼的路徑。同時,預留充足的時間出發,避免因匆忙趕路而在烈日下暴曬,導致身體不適。
二、考場應對:冷靜處理,保障發揮
(一)進考場前
用濕巾擦拭手腕、脖頸等部位,通過水分蒸發幫助降溫。飲用淡鹽水,及時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,但要注意適量,避免因飲水過多而頻繁上廁所,影響考試節奏。
(二)考試中
若在考試過程中感覺悶熱、頭暈,一定要立即向監考老師報告,不要硬撐。身體是考試的基礎,及時處理才能確保正常發揮。
(三)中場休息
中場休息時,不要貪涼喝冰水,以免刺激腸胃。選擇陰涼處放松身心,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走動,保存體力迎接下一場考試。
三、識別中暑癥狀:早發現,早處理
(一)先兆中暑
當出現口渴、乏力、多汗、頭暈、目眩、耳鳴、頭痛、惡心、胸悶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,且體溫低于 38℃時,要警惕先兆中暑的可能。
(二)輕癥中暑
若先兆中暑未能及時干預,就會進展到輕癥中暑階段。此時體溫會升高超過 38℃,皮膚有灼熱感,并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,如面色蒼白、四肢濕冷、血壓下降、心率增快等癥狀。
(三)重癥中暑
重癥中暑癥狀更為嚴重,按表現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:
熱痙攣:軀干和四肢肌肉間歇性痙攣,尤以腓腸肌痙攣為特征,還可能出現腸痙攣性劇痛,一般持續 3 分鐘左右可緩解。
熱衰竭:表現為頭暈、眩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面色蒼白、皮膚濕冷、大汗淋漓、呼吸增快、脈搏細數、心律失常、暈厥、肌痙攣、血壓下降甚至休克。
熱射病:這是最為嚴重的中暑類型,致死率高。主要表現為體溫明顯增高,開始時大量出汗,之后皮膚干熱、無汗并伴有昏迷。
四、中暑后處理:分階段應對,科學救治
(一)先兆和輕癥中暑
發現中暑癥狀后,應立刻報告老師,將患者轉移到陰涼、通風的環境中,去除衣物,口服淡鹽水或含鹽電解質飲料,并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。對于不能配合飲水、意識不佳者,應及時送醫治療。
(二)熱痙攣
按照先兆和輕癥中暑的救治方法進行初步處理后,及時送醫。補充足量糖鹽水,緩慢拉伸、按摩揉捏痙攣肌肉,以放松肌肉,還可應用解痙止痛藥物。
(三)熱衰竭
讓中暑者平臥,抬高下肢,并按照先兆和輕度中暑的救治方法進行初步處理后及時送醫。及時快速降溫、補充糖鹽水,恢復血容量,謹防低血壓,保證重要臟器血供。
(四)熱射病
現場進行急救處理后,務必及時送醫,給予吸氧、降溫。降溫速度與預后密切相關,體溫越高、持續時間越長,組織損害越嚴重,預后也越差,應在 1 小時內將體溫降至 39℃以下。可采用冰帽、冰毯等方式降溫,或將冰袋放置在大動脈處(頸動脈、腋動脈、股動脈、腘動脈等)幫助降溫。
五、家長后勤保障:貼心守護,助力高考
(一)關注天氣,備好防暑用品
每天查看天氣預報,提前為考生備好防曬傘、冰袋等防暑用品,讓考生在出行時能有效抵御烈日。
(二)準備清涼飲食,合理補充體力
在家備好西瓜、綠豆湯等清涼解暑的食品,讓考生考完后及時補充體力,但要提醒孩子不要貪吃,以免引起腸胃不適。
(三)營造舒適環境,控制室內溫度
在家做好通風,氣溫過高時開啟空調,但要注意空調溫度不要低于 26℃,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,讓考生能在舒適的環境中休息和備考。
六、最后提醒:穩住心態,清涼應考
高溫天氣雖然難熬,但穩住心態更為重要。考生們要相信,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。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這個夏天,以清涼的狀態應對高考,筆下生風,一舉奪魁!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